![]() |
貨號 | 50升塑料桶 |
是否現貨 | 是 |
可否印LOG | 可以 |
規格 | 50升裝 |
耐熱耐腐蝕性 | 強 |
包裝型式 | 防塵袋 |
是否進口 | 否 |
“從上世紀70年代各地從事注射成型塑料齒輪的生產制造起,到現在幾十年了,我國一直都沒有相關的精度標準。對從業人員來說,其中的酸甜苦辣真的是不言而喻。”北京工業大學科發院常務副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石照耀不止一次地對中國工業報記者感慨道。
這種尷尬,讓這位為中國在國際齒輪標準制訂上贏得話語權的教授深為遺憾:盡管應用廣泛,前景很好,我國注射成型塑料齒輪行業也已頗具規模,但標準上的空白,正嚴重制約著行業的發展與創新。
“特別是目前塑料齒輪模數較小、精度較低,且與發達國家的制造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導致我國仍需從國外進口大量中高檔塑料齒輪的被動局面。”石照耀說。
但令人高興的是,這一問題即將得到解決。經過三年多的籌備,在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石照耀牽頭聯合國內骨干企業,于日前在北京成立了《注射成型塑料齒輪精度》國家標準制訂工作組,并落實了標準的起草分工。
而這一步從零到一的跨越,將填補我國塑料齒輪行業精度標準幾十年的空白。“但這也只是開始,接下來,我們還將制定塑料齒輪的強度標準等,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標準制定,振興我國的塑料齒輪行業,大幅提高行業的質量意識,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以及塑料齒輪行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該工作組技術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歐陽志喜表示。
標準空白 塑齒行業瓶頸難破
自從1935年纖維尼龍研制成功以來,高分子合成材料工業迅速發展,一種新型材料被應用在齒輪上,形成了塑料齒輪。
與金屬齒輪相比,塑料齒輪具有重量輕、慣性小、噪聲低、自潤滑等優點。其制品采用開模加工,生產效率高且成本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裝、家用電器、辦公用品、工藝品等各種行業領域。
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高強度、高耐磨等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研發改性成功,塑料齒輪的發展應用進一步拓寬,它們推動齒輪朝著承受更高負荷、傳送更大動力的方向發展,在汽車等領域應用的塑料齒輪更有著“以塑代鋼”的成功案例。可以說塑料齒輪的迅速發展是世界性趨勢。
比如深圳海翔銘開發生產的塑齒產品,除了滿足國內重要用戶外,還已在多個*國際汽車品牌的車型上獲得使用,經濟效益顯著。
“但從整體來看,我國的塑料齒輪仍處于中、低檔水平,高檔產品仍需從國外進口,特別是在我國塑齒發源地寧波,許多塑齒生產廠家的人才、技術和設備沒能與時俱進,大多數廠家只能生產幾分錢一個的塑齒低端產品,經濟效益低下且難以為繼。”歐陽志喜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
而這與幾十年來,我國塑料齒輪行業一直都沒有相關的精度標準密切相關。
中國工業報記者獲悉,國內生產的塑齒,其精度檢測標準長期都是沿用金屬齒輪標準的一套理論和精度等級來進行評定,但實際上,在設計要求、制造方法、應用場所等方面,塑料齒輪都與金屬齒輪存在較大的差異,也因此,塑料齒輪的發展一直都深受瓶頸制約。
“想要突破這一困境,就需要從齒輪產品設計、塑性材料研發、注塑模具設計制造、新型注塑設備與新的注塑工藝研究和齒輪檢測與實驗等多方面著手研究,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標準化體系的建立。”石照耀強調說。
適合國情 塑齒標應有可操作性
“首要任務便是制定一部適合我國國情的塑料齒輪標準,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歐陽志喜表示。
2008~2011年,他和石照耀為化學工業出版社特邀撰寫《塑料齒輪設計與制造》書稿期間,獲得了日本JISB1702-3:2008《有關注塑成型塑料齒輪齒面誤差、雙齒面嚙合誤差的定義及其精度容許值》標準———這是全球出現的一份有關塑齒的精度標準,并對該日標的內容和特點有比較詳細的了解。